糖蜜營養成分在醫藥行業的應用
1. L-苯丙氨酸的生產、開發與應用
糖蜜含有少量粗蛋白質,一般為3%-6%,多屬于非蛋白氮類,如氨、酰胺及硝酸鹽等,而氨基酸態氮僅占38%-50%,且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門冬氨酸、谷氨酸含量較多。糖蜜的主要成分為糖類,甘蔗糖蜜含蔗糖約24%-36%,其他糖約12%-24%;甜菜糖蜜所含糖類幾乎全為蔗糖,約47%之多。此外無氮浸出物中還含有3%-4%的可溶性膠體,主要為木糖膠、阿拉伯糖膠和果膠等。糖蜜的礦物質含量較高,約8%-10%,但鈣、磷含量不高,甘蔗糖蜜又高于甜菜糖蜜。礦物元素中鉀、氯、鈉、鎂含量高,因此糖蜜具有輕瀉性。一般糖蜜維生素含量低,但甘蔗糖蜜中泛酸含量較高,達37mg/kg.
復合氨基酸輸液可用于肝、肺、腦、腎、嬰jEL長發育不良,代血漿和癌癥的輔助治療。由于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,只能靠供給,復合氨基酸中含有L一苯丙氨酸,是復合氨基酸中的主要原料。L-苯丙氨酸是氨基酸類藥物,用于綜合氨基酸制劑,是制備氨基酸類抗癌藥物苯丙氨酸芥,對氧基苯丙氨酸甲酰肉瘤素的合成原料,也可于生產腎上腺素,甲狀腺素和黑色素等。苯丙氨酸有外消旋DL~型和~型,人和動物不能合成它,必須從外界攝取;苯丙氨酸不僅是
動物必需的氨基酸,同時它也是生物體,酪氨酸的重要原料。苯丙氨酸的缺乏與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.
先天性代謝疾病是由于上述氮基酸的代謝有障礙而引起的。苯丙氨酸是某些氨基酸藥物和氨基酸營養必需的成分,是根據合成某些抗癌藥物中根據癌細胞對氨基酸的特殊要求,以氮基酸為載體,把抗腫瘸藥物的分子或基團載入腫瘤區,達到既能抑制腫瘤生長又能降低腫瘤的目的,苯丙氮酸對腫瘤的生長有重要影響。惡性細胞所需要的苯丙氨酸是正常細胞的3-5倍,苯丙氮酸是某些腫瘤物的良好載體。
苯丙氮酸在醫藥行業主要用于氨基酸輸液和氨基酸類藥物,如抗腫瘤藥物對氟苯丙氨酸等,供應十分緊俏。預計2005年,我國醫藥行業每年需消耗苯丙氨酸約400t。L-苯丙氮酸另-一個主要用途就是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。目前,阿斯巴甜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使用,應用于6000多種飲料、食品和醫藥等產品中,是高效、安全、營養型甜味劑,國際市場需求量以年均15% ~20%的速度增長,遠遠高于其他人工甜味劑年均5%的增長速度。預計2005年我國L一苯丙氨酸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000t,產品供不應求。
當前,全球L-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在1.5萬t以上,主要生產企業有美國孟山都、日本味之素、韓國大象公司等。美國是世界L苯丙氨酸的主要消費國,消費量約占世界需求量的一-半,其次是西歐和日本。西歐的L-苯丙氨酸主要供Euro- As- partame公 司生產阿斯巴甜2005年我國L -苯丙氨酸的生產能力約為400t/ a,主要企業有浙江亞美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南昌化工有限責任公司、安徽科苑股份有限公司、平頂山易元制藥有限公司、新疆伊寧復祥生化公司、江蘇武進市牛塘化工廠等。
Aspartame具有很強的甜味,無臭,呈白色結晶狀粉末,其甜度大約為蔗糖的150~200倍.如與食鹽共用其甜度可達蔗糖的490倍。L-苯丙氨酸是氨基酸輸液的主要原料。全球每年需求3萬左右,我國Aspartame實際產量只有500t~-600t/ a,進口量達700t/ a,因此未來L-Phe前景看好。
我國甜味劑消費市場旺盛,且L一苯丙氮酸的生產與應用才剛剛起步,發展潛力巨大。目前.我國每年約消耗760萬t蔗糖,若其中的5%用阿斯巴甜來代替,則需L-苯丙氨酸約1300t。據專家預計,未來5年我國I一苯丙氮酸的年需求量將超過5000t。
在國際市場上,L-苯丙氨酸分為醫藥級、食品級、飼料級等,各等級價格從18美元/ kg到40美元/kg不等。全球年需求量為3. 4萬t,實際年產量在1-4萬其中美國年產量約6000t~ 7000.0西歐約4200t,日本約2600t。主要由美國紐特、法國ReximSA、德國AminoGmbH、荷蘭DSM、日本協和、日本味之素和韓國的大象等公司生產,其中,美國紐特是世界上最大的L-苯丙氨酸生產商,年產量達到2000t~3000t。我國L-苯丙氨酸總設計年生產能力為2000t,但實際生產的沒有幾家,實際產量為300t~400t/ a.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8益增長的需求,仍需大量進口。
苯丙氮酸在醫藥行業主要用于氨基酸輸液和氨基酸類藥物,如抗腫瘤藥物對氟苯丙氨酸等,供應十分緊俏。2006年,我國醫藥行業每年需消耗苯丙氨酸約500t。L苯丙氨酸另-一個主要用途就是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。目前,阿斯巴甜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使用,應用于6000多種飲料、食品和醫藥等產品中,是高效、安全、營養型甜味劑,國際市場需求量以年均15% ~20%的速度增長,遠遠高于其他人工甜味劑年均5%的增長速度。我國L-苯丙氨酸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300t,產品供不應求。
2.核酸藥物生產、開發與應用
制和核苷酸的基本原料是核糖核酸。核糖核酸主要從糖蜜中獲得。將糖蜜加入高核酵母菌種發酵后,采用濃鹽法提取核糖核酸,再將核糖核酸進行各種酶化即可得到多種核苷酸衍生物。例如,將核糖核酸加入核酸酶P1,通過酶化反應可獲得腺苷酸、烏苷酸、胞苷酸和尿苷酸。又如將胞苷酸與磷酸膽堿經由啤酒酵母催化,即可制成胞二磷膽堿,將胞苷酸與葡萄糖反應即可獲得CTP。以上產品成為核酸類藥物的直接原料。
據中國市場調研了解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質,它存在于所有生物的細胞中,是生物遺傳的基本物質。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物工程的發展,核酸衍生物以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形成了一個新興產業,正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作用。
市場研究表明在日本,核酸類產品已形成了大規模產業,它的產值僅次于抗生素和氨基酸。它的重要用途是用作藥物、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劑。用作食品添加劑的主要是鮮味肌苷酸(IMP)、烏苷酸(GMP)等, 產量已達到5000噸。作為保健品,它對促進嬰兒生長發育,提高成年人和老年人抗病、抗衰老能力均有顯著作用。它作為美容和抗紫外線輻射化妝品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。作為藥物在臨床已應用于中樞神經、泌尿、代謝和心血管等許多方面。而在美國,核酸類藥品近年來在抗病毒、抗腫瘤方面顯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美國FDA批準的治療艾滋病藥物AZT、ddC、 ddl、 d4T 、3TC都是核酸類物質,抗病毒首選藥物三氮唑核苷、阿昔洛韋等也是核酸藥物。又如, 抗代謝紊亂、治療腫瘤藥物也大都是核酸類藥物。其中有抗惡性腫瘤新藥氟鐵龍,中國開發的一類新藥氮腺苷等等。近年來開發的反義類核酸藥物可通過和mRNA縹合阻止病毒和癌基因表達,其臨床使用效果良好的報道越來越多。因此,有人預言,核酸類藥物將繼磺胺藥、抗生素之后成為新-代藥物。
中國核酸工業起步較早,可以說與日本基本上同步,但由于規模小產品單一以及技術更新慢等原因,受到日本產品的沖擊,幾起幾落,沒有發展起來。進入80年代以來,中國核酸工業發展較快,一大批產學研開發體已陸續開發出核酸系列產品。
核酸類藥物作為抗病毒藥物,以低毒性、不生產抗藥性等特點,被廣泛應用于臨床。用于治療腫瘤的藥物有5-氟尿嘧啶、5-脫氧氟尿嘧啶等。還有些核酸衍生物具有抗腫瘤和抗病毒雙重作用,如合成的阿拉伯糖苷類衍生物中的阿糖胞苷、環胞苷,除抗瘤外,還用于抗皰疹病毒感染及治療皰疹性腦炎。
核苷酸目前國內市場需求在2000噸以上,國內產量不足200噸,基本依賴進口。國際核甙酸市場-直由日本壟斷,其產量近2萬噸,80%自用,20%出口。日本國內幾乎所有面包、餅干等食品都添加核苷酸。在中國,僅有一部分核苷酸用于抗癌抗病毒藥物,食品方面極少應用,市場潛力巨大。